文丨小非凡
鱼泡直聘估值40亿元,却狂砸15亿广告费杀入白领招聘,结果换来一片吐槽和冷场
这事儿最近在招聘圈炸了锅,我作为一个常年混迹职场的普通人,看了都觉得魔幻——一个在蓝领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平台,突然非要挤进白领的赛道,广告铺天盖地,创始人还亲自上阵扮“打电话小哥”,可白领们根本不买账,反而嫌广告油腻、APP难用
想想也挺有意思的
鱼泡直聘原本是蓝领招聘里的老大哥,工地上的塔吊司机、水电工啥的,都爱用它找活干
有塔吊师傅跟我说过,“鱼泡好使,充点积分就能看电话,一个积分一块钱,我现在的活就是上面找的。”
可到了白领这边,画风就全变了
HR们吐槽“招程序员?
还不如用BOSS直聘”,求职的白领直接甩话“这平台滑半天全是蓝领岗,白领职位少得可怜”
鱼泡的野心其实不小——创始人周峰放话要“守住蓝领第一,冲进综合招聘前二”
可现实骨感得很
今年4月底开始,他们从成都大本营出发,把广告刷遍了北上广深的地铁站,黄底蓝字的海报上周峰撅嘴打电话,配上“找工作!
电话聊就是快!”
的标语,估计不少上班族早上赶地铁时都被这画面冲击过
周峰自己说,每月广告费从几千万涨到近亿,就为了打动白领用户
但效果呢?
我试了试APP,搜北京的程序员岗位,滑50条就没了,换建筑木工却刷不到底——这差距,明眼人都懂
为什么非要硬闯白领市场?
周峰在访谈里聊过他的想法:
“未来没有蓝领白领之分,大家都是打工的,读过高中的孩子谁还愿意叫自己农民工?”
这话听着挺理想主义,可商业不是光靠情怀就能成的
鱼泡使出的招数是“免费”,企业招白领岗位不收费,但得联系业务员才行;APP上直接发布就得充钱
有招聘者透露,现在招程序员、新媒体运营啥的确实免费,可平台审核严了,得企业认证,不像蓝领岗位随便发
但问题来了:白领招聘不是菜市场,光免费没用,得看效率和体验
BOSS直聘为啥火?
因为沟通快、反馈真
鱼泡呢?
蓝领端收两头钱——招聘方充会员,求职者买积分看电话
一个木工岗位,点一次电话联系就耗一次机会,充月卡80元才能联系300次,算下来一次电话两毛七,比智联、BOSS还贵点
白领端虽然沟通免费,可岗位少、用户少,形成不了闭环
说白了,鱼泡想用蓝领赚的钱补贴白领梦,可白领们根本不领情
这背后还有个人IP的算盘
周峰学了雷军那套,亲自下场做品牌代言人——拍广告、运营视频号、搞访谈节目《每周峰会》,甚至被网友骂广告“油腻”时,他还乐呵呵发起“有奖P图”,说“帮我P成人见人爱的样子”
他的理由很直白:“请不起大明星,小明星没效果,我出来能省钱,还能让大家好奇这傻子是谁。”
可创始人IP不是谁都能玩的,雷军有小米产品撑腰,周峰有啥?
鱼泡的广告砸了15亿,周峰自己说却没出圈,因为缺品牌故事
最新进展里,周峰在2025年8月回应了争议,说“直聘”不是抄袭,15亿是2021年至今线上投放的总和,线下预算三年才3-4亿
他还强调“免费”和“已读真回”是白领赛道的卖点
可用户反馈呢?
还是那句“不太好用”
行业数据更扎心:BOSS直聘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1亿,月活6360万,营销费用还降了23%,鱼泡却逆势烧钱,日活增速目标35%,但白领端增长缓慢
我总觉得,商业扩张不能光靠蛮力,得看用户需不需要
举个例子:我家楼下咖啡店老板想招个店员,试了鱼泡,发帖半天来了几个咨询的,都是问“包吃住吗?”
——明显蓝领思维;而他用BOSS直聘招文案,简历嗖嗖来
这微小插曲背后,是人群隔阂:蓝领和白领的求职习惯、沟通方式根本不同
鱼泡强行拉郎配,只会两头不讨好
再说深点,招聘平台的核心是信任和效率
鱼泡在蓝领市场积攒的信誉,到了白领这里清零重来
白领们在乎公司背景、薪资透明、沟通顺畅,不是光打个电话就完事
周峰梦想的“蓝领白领化”或许是大趋势,但眼下,鱼泡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,而不是烧钱做梦
回过头看,鱼泡的勇气可嘉,但策略冒进
估值40亿,融了雷军的钱,就以为能复制小米奇迹,可现实是招聘行业水深着呢
那些地铁广告、创始人IP,看似热闹,却像一阵风——吹过了,什么都没留下
或许周峰该听听用户声音:少点花哨,多点实在
总之,鱼泡的白领梦,现在看更像一场白日梦
但谁知道呢?
商业世界总有反转,只是这15亿的学费,别最后打了水漂
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