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密软件藏风险,守护青春不迷途
“纸飞机”和“蝙蝠”。两个看似无害的图标。正悄悄潜入了年轻人的手机。它们背后是加密的通讯。阅后即焚的功能。以及——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。
⚠️ 这不是危言耸听。已有太多案例。太多教训。
❺❶ 当软件成为“帮凶”
你知道么?有些软件。正在你孩子的手机上。进行着“隐形”的犯罪沟通。
“纸飞机”(Telegram)和“蝙蝠”。支持加密通讯。聊天记录可以“阅后即焚”。这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极大便利。他们利用这些特性。引诱未成年人提供帮助。手法包括:
•“手机口”:用两部手机连接。充当诈骗通话的中转站。
•“拉人进群”:诱骗未成年人拉人进入特定QQ或微信群。每个名额可获佣金20元。这些群内满是诈骗分子。
•发送诈骗短信:承诺发送一条短信可获得几元报酬。
许多未成年人涉世未深。极易在“轻松赚钱”的诱惑下。不知不觉成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“帮凶”。
❺❷ 不只是“纸飞机”和“蝙蝠”
警方提醒需警惕的非主流社交软件不止这两款。“连信”、“事密达”、“海鸥”等境外或小众聊天软件也常被利用。它们共同点是:
•私密性强:加密通信难以监控。
•隐蔽性高:“阅后即焚”功能便于销毁证据。
•诱惑力大:以“兼职”、“高回报”为诱饵。
❺❸ 后果可能很严重
一旦涉案。即便未成年人。也可能面临严重后果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有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(帮信罪)。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。仍提供帮助。情节严重的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并处罚金。已有学生因发送诈骗短信、提供通讯帮助等被查处甚至判刑。
❺❹ 如何防范?家长请看!
保护孩子。需要行动和智慧。
1.立即排查:定期检查孩子手机。是否安装了上述非常规社交软件。发现后立即卸载删除。
2.深入沟通:卸载后并非结束。关键是沟通。耐心了解孩子下载原因。告知其潜在风险和法律后果。
3.提高认知:教育孩子警惕网络“轻松赚钱”的陷阱。绝不出租、出借、出售手机卡、银行卡及社交账号。
4.安装正版防护:可在手机安装官方安全软件。如火绒安全软件、360安全卫士等。拦截部分风险。但切勿下载来历不明的“清理大师”或“手机管家”。它们可能满屏广告。甚至带来更多风险。
记住:骗子盯上的不是软件。是孩子那点想被认可、尝试独立的小心思。删除软件是止血。坦诚沟通和正确引导才是打疫苗。
❺❺ 不只是孩子的功课
守护网络安全。也是所有人的责任。
•对于企业:若业务涉及敏感通讯,需加强技术防范。如启用双因素认证。对重要交易通过多种渠道确认。
•对于个人:谨慎下载来源不明的App。认真阅读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。不随意开放不必要的权限。
科技本身无谓善恶。但使用它的人。和使用它的方式。决定了带来的是便利还是灾难。别让孩子的青春。为一次小小的“帮忙”买单。多一份警惕。多一句问候。或许就能避免一个陷阱。
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